2016-08-12/13/14/15/16
一提到印度尼西亚,貌似只想到历史上的排华事件,除了巴厘岛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地方。在日本的小Q喊我去爬火山,我才知道原来还有林查尼火山,但是它出名的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本身,很大程度是国家地理2010全球摄影大赛获冠军的照片,使得它名扬海外。但在我看来,那张获奖照片连精彩都称不上,大概是因为正好赶到火山爆炸的时机所以理论上比较震撼,可惜网上找到的照片看上去并不能使我信服这是冠军照片。无论如何,爬火山是我的菜,所以还是安排好了时间和小Q一起去旅行,我时间充裕所以比小Q多呆了一些日子,总共在印尼差不多玩了一个月。
厦航机票很便宜,厦门转机飞雅加达往返一共两千多。
到达雅加达已经是晚上九十点钟了,雅加达机场离市区比较远,所以定了飞机场附近的酒店,打算凑合一晚第二天再进城。
我定了Pop Hotel Airport Jakarta,酒店有免费的班车往返机场,按照邮件所写的等待位置等了一阵子,顺利等到了写着酒店名字的班车。这一区附近有很多酒店可供选择,其实距离机场直线距离很近,但是!因为是高速路没办法横穿,所以从机场到酒店要兜一个大圈子,就感觉有些距离了,设计极其不合理。。。酒店经济实惠,屋子小小的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暂的修整很合适。
第二天一早,让酒店前台帮叫了一辆蓝鸟出租车进城(据说蓝鸟比较正规)。司机大哥还不怎么知道我定的旅社的位置,开始拿他的平板电脑搜索,但是他谷歌地图业务不怎么熟练,虽然我们俩鸡同鸭讲,但是我还是费劲巴拉成功的把路线图在他的平板上找好了。虽然大哥不怎么会说英文,但倒是会说几句中文,大概因为雅加达很多华人吧。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我去的时候已经2.6亿了!真是不去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以前都不知道,以为只是有几个小岛的小国家呢,结果并不是。国民中约88%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基督教新教,3%信奉天主教,2%信奉印度教,1%信奉佛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百度)。以前从来都没想到过穆斯林最多的国家竟然是它!可司机大哥竟然是基督徒,这个碰上的几率可是和中奖可以媲美了。之后在日惹碰到一个本地教授和我说,他们是规定必须信仰宗教的,而且宗教是要写在每个人的ID卡上的,差不多一共有六种,但他觉得应该再加一个孔子的儒家思想也算是一种新的宗教。
经过漫长的堵车后,终于进城了!因为是周末,所以最差的交通让我碰到了,雅加达一共就一条高速路,就是通往机场的这条,其他的比这条还烂!机场高速路是收费的,每次打出租司机总是让我掏过路费,不知道是不是都是这样,不过反正好像也不多。
总听说什么什么地方让人来了就不想走,雅加达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反例。进城一看马上就想逃!拥挤的交通,呼进去的全是各种尾气,炎热的天气,精神面貌很差的路人,甚至连门都不想出了,就想熬过两天赶紧飞走。塞车塞了太久,几乎很久才能移动一点点,而且前方还要掉头,感觉很绝望,就让司机在路边放我下来,背着55L大包自己朝着旅社行进了,我保证我的速度比他快十倍!
旅社叫Packer Lodge,网上评论很高,住了几天确实感觉不错,空调给力,干净整洁,柜子超级大,还有帘子,周边也很方便。旅社有位小菇凉是半个中国血统,中文讲的很不错。
放下行李先去觅食,小姑凉推荐的饭店没找到,找到一家面店,就张望了下,忽然听到一句熟悉的中文问我你吃什么?哇,开心,不会吃不上饭了。
吃饱喝足去附近办了sim卡,有网络出门就有底气了。去超市买了点吃的,就回去床上窝着了。
Jakarta Free Walking Tour 提供各种walking tour,我参加了一个city center一个old town,都还不错,很想参加那个street food tour,但是时间不合适。
jakartagoodguide.wordpress.com (好像要翻墙)
第二天安排了一个市中心的tour,在车站买了Transjakarta的乘车卡,市中心感觉坐公车挺方便的。集合的地点是National Museum,门口有个大象,还挺好找的。下了公车发现路上好多的人,除了博物馆附近还有个广场,因为是周末而且赶上马上要国庆演习排练,所以到处都是人!对这种架势有点呆掉,回中国后我也是轻易周末不出门的。
这个是独立广场的民族纪念碑,是雅加达市的象征,国庆阅兵也在附近进行热火朝天的彩排。
一起的有几个本地小菇凉,有的是大学生来见习导游的有的是别的省过来玩的,都超级热情的和我交流,还热心帮我拍照,觉得受宠若惊。后来接触的多了,觉得本地人民真的很友好,但我和她们说我的这个观点的时候,她们自己是露出并不如此的感觉。我想大概就是和中国人一样吧,遇见老外都很热情,对中国人就态度很一般了。
先参观了雅加达独立清真寺,又称伊斯蒂赫拉尔清真寺。是印度尼西亚国家清真寺,是东南亚最宏大的清真寺之一。参观是免费的,但是要套上这个袍子,脱了鞋子才能进入。其实还有个大圆顶的,但是距离近了拍不到。有一个本地小姑娘是穆斯林,我问她怎么不带头巾,她说理论上是不行的,但因为她们宗教很多,所以有时候也不带头巾别人也不会觉得奇怪,只会认为可能是别的宗教的。
距离清真寺不远是一座天主教教堂,正好赶上周日,很多人来。教堂里里外外坐满了人,看了一下很多华裔面孔,估计华裔信穆斯林的还是少。
教堂外观挺赞的,虽然是哥特风但是那镂空的两个塔顶又加了些别致进去,我很喜欢。教堂的小花园也不错,很多植物环绕着。
还途径了一些政府、法院什么的,有个什么大院子我们才在门口刚站定没几秒钟,就有保安过来哄我们走,好像是和军事有关的忘记了欸,吓得我都没来得及拍照。tour结束了打算散步回旅社,走了一阵子觉得挑战太大,因为摩托车太多,路口也没红绿灯,经常在路口等半天我都过不去,只能在有路人的时候紧紧跟着人家走,真是弱爆了。。。决定还是坐公车好了,下了车没想到开始下大雨,还好车站可以避雨。后来呆的这几天每天都是下午下雨,超级规律。
第三天是安排的老城的old town tour,感受雅加达荷兰殖民时代,那个时候雅加达叫做Batavia。老城叫做Kota Tuo,是以前雅加达的市中心,就是在雅加达的荷兰人最早的有城墙的定居点,十七到十九世纪逐渐变成荷兰东印度的总部和亚洲香料中心,越来越重要。十八世纪末,老城逐渐衰败,大概是因为近乎停滞的运河和温暖潮湿的气候所带来的热带疾病例如疟疾。因为老城重要性的下降,逐渐被忽视和遗弃。
从Sunda Kelapa Old Harbour老港开始,这个码头其实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曾经是连接这个地区和外界的重要枢纽。16世纪早期,荷兰人曾在这里做生意,后来,这个码头则归葡萄牙和荷兰。
之后逛了逛老市场,在老城里走了走。惨不忍睹的运河道。
典型的当地建筑。
这个是Dutch drawbridge,好像是十七世纪的,也是老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终点是老城Fatahillah广场,有一些殖民建筑。
下图这个是17世纪Batavia的市政厅,现在是雅加达历史博物馆。
下图白色这个是邮政大楼现改为现代艺术博物馆。
多贴心的安排啊,租自行车还搭配遮阳帽~
2004年Kota Tuo的重修计划被签署,2005年开始实行,2006年Fatahillah广场恢复了生机。2014年时任雅加达长官继续重修工程,由国企,区域政府和私人企业一起合作。荷兰政府也帮助了重修工程,到2014年8月,16座建筑被翻修好。但是除了这些很有前途的发展,大部分城市中衰落的殖民建筑至今还是处于废墟状态。
广场最著名的是Cafe Batavia。咖啡室本身是由一幢有200多年历史、年代仅次于Fatahillah博物馆的建筑改造而成。店内布置和装饰带有浓重的怀旧情调,可以隐约看到殖民时期的影子。坐下来,喝一杯印尼的猫屎咖啡,看着广场上熙来攘往的游客,时间你再过的慢一些。二楼的风景不错。
等不及要离开雅加达飞向龙目岛啦,在那里要和小Q回合一起爬林查尼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