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他们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于十七世纪灭亡。他的突然消逝至今是个谜,据说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邻族拉达克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绝。古格王国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
讲解员今天不上班,只留下这只傲娇的猫陪伴我们一路上山。。。
这张光线明显不对的是第二天早上看日出拍的,前一天没拍全景。我们参观遗址的时候,是下午五六点,被夕阳沐浴下的古城金灿灿的。
古格遗址建筑在一座黄土坡上,密密麻麻的,很多上面都有标注数字,大概是便于考古研究。住宿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山坡上是达官贵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隶居住,有的洞窟则是僧侣的修行地。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比登天还难。那么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来聪明的古格人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
我们试图钻了几个暗道和洞穴,真是缩手缩脚,洞穴也很小。
这里山腰上坐落有几座寺庙,有管理人员开门给我们参观,里面有各种雕塑佛像和精美壁画。这些寺庙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寺庙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这种雕饰大概与从冈底斯山脉分流的四条神水:同时也是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河流——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的传说有关。
参观完遗址,听说附近还有个干尸洞,我和小马还有后野又兴致勃勃的跑了一趟。据说是古格与拉达克争战时,古格国王不忍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受累,于是与拉达克人达成城下之盟:同意投降,但不得伤害百姓!当古格国王和战士们放下武器之后,背信弃义的拉达克人却将他们全部押解至干尸洞前处以极刑,抛尸于洞内,并把所有被俘的古格子民掠往拉达克,将古格残酷灭国。这确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干尸洞内发现的年轻女性的尸体,从考古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似乎这又是一种有一定仪礼的葬式。究竟这些尸体是古格王国时期的,还是古格王国以后的?他们的身份是贵族、战士,还是一般的平民?这种集体置尸于洞内的丛葬,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的葬式,还是一种惩罚性的手段?这都是古格王国的不解之谜。
就像下图一样,洞口非常的小,有个小台阶踩着可以探头探脑一下。站在洞口一股恶臭飘来,感觉是牦牛的味道。。。据说里面可以进去,后野试图爬进去但是不是很方便就放弃了。
古格遗址最霸气的是景区的厕所,我们一推开女厕所的门,就惊了!!!后面是没有墙的,一览无余的峡谷景观???
为了方便第二天拍日出,晚上我们住在附近村里,床铺都干净整洁。就是厕所要去外面的公共厕所,不是很方便。我们还借了他们的厨房,自己做了晚饭。当时买馒头的时候,我一看就说怎么也按照一人两个买吧,嫦mm惊了,说我们也就一人顶多能吃一个吧,果然南北有差异呀,后来折中买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