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云南 云南雨崩 徒步旅行 边走边看-中国

远山的呼唤-尼农出山

今天要从尼农出雨崩,全程15km,基本都是下坡和平路,应该是小菜一碟耶。

因为被从未谋面的拼车同伴嫌弃速度慢,所以还是打算早早的八点钟出门。七点半的日出还是很美的,本来以为看完飞来寺的日照金山就足够惊艳了,没想到下雨崩的日出也毫不逊色,大概因为距离雪山更近一些,很震撼。感觉日出非常有层次,先是从神女峰的尖尖开始,满满扩散到五冠峰的峰顶,然后满满下移,金色逐渐消失,之后整个天就都亮起来了。没带三脚架,也没什么拍照的兴致。看了一会儿就回屋子吃米线,被老板教育,饭什么时候吃不行,日出可是转瞬即逝!被赶出来继续看日出。。。吃完饭上路,又在村口拍了半天,小陈本来不想拍的,也还是停下来最后拍一下梅里雪山。

出了下雨崩一路都在森林中行走,满山的秋色。唯一要吐槽的是,路上很多垃圾一堆一堆的在路边,大概因为这边不通车,垃圾也不好运出去,也或许会在某一个时刻集中运走,希望吧。中途路过这个峡谷边的秘境客栈,位置很不错,休息了一下,喝了瓶可乐。已经十点多了,本来想在这里休息一下等等小乐他们一起,等了等也没人过来,就继续往前走了。

终于到了传说中的在峡谷的边上行走的那一段了,下面就是澜沧江。据说路非常窄,而且常有骡马经过,所以要很小心。但是现在应该路是已经拓宽了,也完全没碰到骡马,危险性小多了,大概就是雨天还是要小心落石,所以下雨天不建议走尼农。路上有很多修路的当地藏民,都很热情,互相笑笑说一句扎西德勒,又是美好的一天。小马之前和我说最喜欢尼农大峡谷这一路,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任何峡谷都反应平淡,当时看到应该很震撼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时候不仅不觉得好看,还觉得好失望,之后就对峡谷一直兴趣缺失,感觉就对这种在底下的景色没有很爱。。。喜欢山谷里的那种开阔的大场面哈哈。

在路上边走边拍照,小乐他俩终于赶上我们了,就冲小乐去神湖的速度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很快的。离出口也没多远了,约的时间是十二点到停车场,照这个速度出去时间刚刚好。

出来到尼农停车场,很多车在等了。顺利找到我们的拼车司机,一看到后车厢熟悉的登山杖和三脚架就知道没找错,之前登山杖借给那个老师,让他留在飞来寺的酒店了。松一口气,东西终于都全了。已经十二点了,那个嫌弃我们速度慢而到不了的昆明兄弟一直没出现,后来连司机都着急了,打电话联系说是快到了。本来说六个人,不知道怎么变成了七个人,看到车里有这么个座位,真是比之前来的时候小陈坐的那个没靠背的位置还要凄惨啊,我们四个赶紧先爬上车占据好位子,谁也不想沦落到坐这个呀。大概等了半小时,他们仨终于姗姗来迟,最终把前排司机旁边的位置让给了我,因为我是唯一的女性,小陈和小乐他们三个坐最后一排,剩下他们坐中间两个位置加这个。为什么会多了一个人呢,因为除了那俩他们还带了一位师傅,大概是路上捡的。这位师傅真的是一位师傅,应该不是藏传佛教是汉传佛教的,师傅年纪不大,大概好像是山西哪个庙里的。昆明兄弟和司机是认识的,每次来都找这位司机包车,还很热情的邀请我们不要拘谨可以加入他们的谈话,我们都没吱声,真的不是我们内向,貌似对他们讨论的话题和角度好像不是很感兴趣。不知道是年龄差距还是社会阅历什么的,总觉得和他们很有距离感。我觉得人和人的关系也是很奇妙,像这次遇到的小陈我们年龄差的也非常大,虽然没到一见如故但是总归相处的很自在,至少我这么想,哈哈,他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

午饭在德钦县城吃的,因为师傅在,所以只能吃素。。。昆明兄弟和我解释,我当然不会说不行,但真的是还没吃饱,好不容易出山了连肉也没吃上。

途径一个很不错的梅里雪山观景点,和飞来寺的角度不一样,但也是非常不错。

这个下面是当地人都会去拜的一个财神庙,昆明兄弟加上师傅,求财的求保佑的都下去转三圈,我和小乐这种连下去都没下去,所以你看穷也是有原因的。

路上经过尼西,昆明兄弟说是盛产苹果,而且不打农药,非常的好吃。他一说非常好吃,我就心里很嘀咕,能好吃到哪儿去呢。我们还是买了一些,五块钱一斤的游客价,苹果很小很丑,上面有些白白黑黑的斑点也不知道是什么,回去吃了觉得真的很一般。。。不难吃,但是绝称不上非常好吃。并非因为我的家乡苹果两块钱一斤就有很好吃的红富士,而是真的口味一般。开出好几公里路,昆明兄弟发现热水杯不知道忘在哪儿了,据说也是跟了他好几年了非常有感情,这我太理解了。司机师傅掉头回去,在卖苹果那里找到了,万幸,要是落在财神庙大概就太远回不去了。

看到右手边的纳帕海,就知道快到香格里拉了,

雨崩的徒步就这样结束了,很是舍不得,庆幸当初做了决定来,还是很值得的。

顺利回到之前住的晨曦小院,还是台湾小弟在前台接待,回房间好好洗了个热水澡换一身干净衣服。今晚客栈住的有一对台湾老夫妇,还有上海来的Milo和Dave,也都是很好聊的。台湾大叔大概和父母差不多那年纪,听他的口气大概中国刚开放不久,他就来做生意了,所以还是很了解中国的。当我说我没在工作的时候,他说哦你是下岗了!哈哈哈哈哈,笑瘫。他说我用词不对吗,你们不是这么说的吗。忽然感觉下岗这个词真的好久都没听过了,我只能跟他解释到底这个词儿是怎么回事儿,再想想其实如果说我下岗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这个太具有时代性的名词在今天大概不太会这么用。大叔年纪大一些,感觉还是对中国很有感情的,当然他自己是这么表现出来的,至于心里怎么想我也不知道。他是那种能分得清中国和他们是自家人,西方是外人的那种思想,我和他抱怨之前台湾大姐说我井底之蛙,他说因为那些台南人是非常的独,和他们不一样。他也承认现在台湾香港的年轻人对中国都没什么感情,所以和他们那一代想法是非常不一样。他很骄傲的他的儿子是念台大,现在在台积电研究芯片,真是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啊。他们老夫妻俩退休了,现在考虑是在丽江还是在日本京都常住,这次来云南考察一下环境,人是非常的健谈啊,客栈上上下下的人都能聊。这次出来玩,又找回一些当年一个人背包旅行的感觉,一个人出来就比较容易认识人,很容易和陌生人聊上,也很是丰富了旅程。

2019-11-06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