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东北 边走边看-中国

东北自驾-中东铁路带来的绥芬河

绥芬河,一座因为铁路而兴建的城市,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5公里,这个地区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它的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绥芬河的主要看点,就是一系列的俄式老建筑群。街头异国风情浓郁,很多中俄双语的招牌,俄罗斯游客也很多。

绥芬河的建筑文化,就概括了绥芬河的历史文化、开放文化、边贸文化、边关文化和宗教文化。绥芬河的建筑形式,之所以是俄罗斯建筑风格,有地理因素,也有着历史原因。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绥芬河成为边界地区,变成了口岸站。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1903年全线通车。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英、法、意、美、朝等国的使节纷至沓来,各国商贾云集小镇,给绥芬河带来了西方的商品,同时也将其文化和建筑风格予以传播。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人头楼,之所以能在上个世纪初期,赫然矗立在中国绥芬河的土地上,这其中蕴含的既有那段屈辱的中华民族史,也是开放文化、边贸文化、边关文化的缩影和见证。东正教堂的建成,又是一种外来宗教文化对绥芬河民众的渗透。

这家面包店号称百年老味,建筑本身也属于百年俄式民居,看起来是很有年头了。我们买了几个据说是用传统手艺做得面包带在路上吃。

建筑中dongd’p最有特色的是这座大白楼⬇️,外观很漂亮精致,内部可以免费参观,还有很多背景知识介绍。

大白楼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原为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总理委员官邸,后为苏俄铁路员工宿舍。它也是早期红色秘密国际通道的见证,李大钊、周恩兰、罗章龙等先后出入苏联,都曾秘密下榻为此。没想到这里是这么一个神秘的地方。

广场边还有一节废弃的火车头⬆️,就是背景是这样风格的居民楼感觉有点不协调。。。我能说实在是太丑了嘛。

大白楼前面的广场上其他的建筑也挺好看的,真是非常有特色。

路上还有很多俄式建筑,绥芬河市博物馆⬇️当天好像没开,就没去参观。

绥芬河中俄文化艺术展览馆⬇️本来以为没人呢,进来张望了下,有工作人员来才把屋里的门打开,里面就是些中俄艺术家的创作展览,不是什么有名的人,但是作品也很有趣。就是这房子掉皮都掉成这样了,真的不能再刷刷涂料吗。东北感觉很多房子都是这样,很多都掉皮,所以看着破破烂烂的。

绥芬河东正教堂旧址⬇️绥芬河也是高高低低的山城,这个教堂就要爬爬爬才能上来。教堂造型很奇特,上面有洋葱头,但下面只有一个尖儿,比较像钟楼。

协达亚·尼古拉东正教堂,俗称喇嘛台。绥芬河铁路工程开工后,在车站附近建有木结构教堂,1908年被火焚毁。1913年在车站正东约200米处建成砖结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现被改为基督教福音堂。

这个破破烂烂的已经变成中医院的建筑,上面还有牌子“绥芬河革命纪念地”。⬇️

这个前日本领事馆,外号有点可怕,叫“人头楼”。⬇️ 因为是楼顶檐下雕有人头面孔而得名,听说这样的建筑风格在俄罗斯也并不多见。

临走前来河边逛逛,这个北海公园连着的河大概就是绥芬河了。以前总记得老妈在什么河的地方住过,还以为是绥芬河,这次才知道是饶河。旁边高楼耸立,感觉应该是新开发的城区,环境还不错。

和绥芬河说再见啦,因为要去兴凯湖,所以今天的住宿地安排在300km外的密山。路上经过鸡西市区,大概是我看到的最破的市区的路了,其实东北路不好我觉得倒也正常,因为冬天下雪多的地方,除雪频繁势必会破坏路况,但是没想到竟然可以破到这种可怕的地步。而且市区交通相当糟糕,塞车塞的很严重。本来想绕过市中心,结果有一段路是死路,绕都没法绕,好歹出了那一块就好了。这次因为总是去些边境的小地方,所以有时候也没什么高速可以走,省道的路其实都还可以,虽然一般也就两车道对开,但是车也很少,还省下了过路费。

密山也在修路,尘土飞扬的。找了家网上评价不错的鱼馆吃鱼,从这一天开始在黑龙江的日子就几乎顿顿吃鱼。

2019-07-2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